猩球崛起全篇解析(两分钟看懂猩球崛起)

传奇影院娱乐资讯人气:88时间:2022-07-05 10:58:12

Arcadia

猩球崛起全篇解析(两分钟看懂猩球崛起)

好莱坞真是个机器化大厂子,任什么剧情都可以用现成的套路贯彻下来,那么行云流水,那么淋漓酣畅,那么没有悬念,那么缺乏灵魂。

当年看2001蒂姆波顿版的《决战猩球》时真的很傻很天真。天真到连蒂姆波顿的名字都没听过,更别提对好莱坞能有什么批判眼光。

今天豆瓣上对这个片子的评分只有6分左右,可是当年自己的观感,怎一个震撼了得。

当主角折腾回地球,正好落在林肯纪念堂前(今天想来可真是巧合得老套啊,严重的好莱坞式叙事节省),五雷轰顶地发现林肯的位子上坐着一个猩猩总统像,当年的那个观众我是多么感慨啊,满心以为得蒙了命运之踵的浩大启示。 可是命运啦,人文关怀啦,对人类盲目自大的嘲讽啦,所有这些“深刻主题”都不过是好莱坞的商品外包装。噱头而已。好莱坞从不许诺思想的深度,它一向许诺的,只是包装内多加30%的爆米花容量。

所以如果有人抱怨说《猩球》系列是在糟蹋原著,那么好莱坞们会满腹委屈地申辩:可是你看看这特效,看看那纤毫毕现的3D技术,看看那犹太裔帅哥,看看那印度籍美女……你们这些被精制大片惯得嘴刁了的观众,还不知好歹地想要什么?

终于明白了近来所有这些《盗梦空间》之类的观后失落感何来。在电影院的脑残香气间寻求真理或正义,可真荒唐好笑。

于是以下对这个片子主题上的指责,也就全无意义。

好在我知道这一点。

原著真乃经典——我说的不是蒂姆波顿的翻拍,而是68年的原版电影《人猿星球》。书没看过,不好意思。那片子是看过蒂姆版后很久才看的。于今也很久了,依旧是看过影片中为数不多的内涵片之一。它遵循一种俄狄浦斯式的悲怆原则,让人类宇航员降落在一个由能讲英语的猿统治不会说话的人的陌生星球上,幸存的宇航员一边嘲笑地看着猿猴文明的各种自以为是,一边努力谋求自己这个低等生物的平等生存权,最终获得自由,得以去探索这个星球的未知部分。探索的结果,是发现自己来到的星球,正是人类自取灭亡两千年后的地球。

全片最打动我的,是这么一个片段:飞船迫降猩球后,宇航员们从里面逃出来,其中一人还不忘郑重其事地往地上插美国国旗,主角看了放声大笑,那笑声具有十足的感染力。为什么要有这么一笑呢?最初以为是嘲笑这位美利坚合众国公民竟指望两千年后美国政府还能坚挺,后来才知道真的可笑的是,被插上国旗的地方还真的曾是美国国土。

总之追忆原作,是实实在在地在自嘲,美国文明论子孙们的自嘲,人类中心论子孙们的自嘲,物种进化论子孙们的自嘲。

《猩球崛起》在说些什么呢?一个人为了把父亲从老年痴呆症中拯救出来,含辛茹苦地研发出来神经修复药物。而人类为了商业利益给以经济上的援助,并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首先在类人灵长动物身上进行试验。可是没想到父亲还是死了,投资也打了水漂,人道主义大受挫折,猩猩们却大获其益。原来那药物能使猩猩获得理智,对人倒是致命的。猩猩们起义了,人类历史即将终结。

严格地说,《猩球崛起》算01年《决战猩球》的前传,也是72年《人猿星球IV》的改编版。作为翻拍,《崛起》算够注意向原作致敬的了。举个细节为例:《崛起》中黑人boss测验第二个实验猿的时候,它在屏幕上写下了boss的名字,乃是雅各布,那与原作制片人同名。

虽做到这个份上,但《猩球》和原作相比,仍基调迥异。

原作虽自嘲,终究带着40年前美国电影中常见的脉脉温情——那时美国人真的关爱人类,并视人类命运为己任。或者起码他们相信如此。

可是《猩球崛起》和近来的主流电影则隐隐透着一股戾气,渐渐显露一种不耐烦再假扮天真自欺欺人的暴横作风。

就这部片子而言,尽管总体看男主和他老爸,以及猩猩凯撒之间是很有爱的——男主在最后的场景中冲过千难万阻为了见凯撒一面,虽然矫情,但也很煽情——似乎影片在努力把男主树立成一个正面典型,以他为人文关怀和环保主义的代言人,问题是这个让人记不住名字的主角问题可大了。在歧视问题上,他比他的黑人boss(美国电影最近硬要把有钱有势的角色让黑人来演,对民族矛盾真有欲盖弥彰的烘托效果,像春晚的保留节目民族大联欢一样一样的)作死形象、甚至比马尔福的虐恋形象糟糕得多。当然他还披着惯用的仁慈外罩,可是大风起处,真实的面孔已经赫然在目。那是美国面孔,西方面孔,大概也是真正的现代面孔。

怎么说?

首先,为什么男主觉得有必要冒着危险给父亲用没有人类临床数据的新型药物?

老年痴呆,是那么糟糕的病症吗?

毕竟不是癌症,一定要除而后快。父亲虽有年迈无知的症状,但毕竟是父亲。这时他所应得到的,不过是生活上的帮扶。

我觉得如果说《本杰明巴顿奇事》说了什么“有用”的东西的话,那就是人的老年和幼年是相当的,所以不妨互换。幼年的儿女能得到父母的悉心呵护,那么老年时父母理应得到儿女的同等照顾。老年也好,幼儿也罢,都会有诸如不能自理、不能自制之类的情况。若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照顾幼儿,总盼着他能一日好于一日,而老人则没有好转的希望罢了。这一点令人绝望吧,所以老有所养虽是千古大白话,可毕竟是不那么容易兑现的。人们总是不情愿做些没有回报的事情的。所以总看得到国内一些自然主义电视节目里恬不知耻地上演着的家庭闹剧。闹归闹,在我们的传统里,养老送终乃是不争的道义。就算兄弟几个打翻脑袋撕破脸,争取的还是老人能归别家养的幸福结局,没有几个炎黄子孙好意思直白地把自家老人推进敬老院的。可见儒家文化真格地尊重生命的各个阶段形态。

西方大概不是这样。启蒙乃至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理性主义使得人们认为没有理性就是劣等的标志。所以当人身上出现了理性衰退的现象时就被视为不能忍受的罪过和耻辱。《崛起》里有一个不起眼的情节,男主父亲糊涂发作,像个任性的孩子般抢东西玩,那位看起来很有素质的看护小姐大为光火,高呼“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他就应当去敬老院呆着!”这句话算是吐露了西方的心声。缺乏理性的人不被看成是值得平等对待的人,而被视为应该隔离在人类主流社会生活之外的物种。理性,取代生命的其他要素,成为人的根本。包括种族屠杀和安乐死在内的现代现象背后有着这么一种逻辑:“理性是人类尊严的唯一来源,没有尊严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所以没有理性毋宁死。”这是理性霸权主义的表述。

虽然男主基于对父亲的爱而不忍送他去敬老院,但终究受不了看着爸爸的理性一天天沦丧,受不了看着爸爸活得全无“尊严”,于是以父试药。按照较为健全的伦理学观点,这真是坑爹之举。

对待父亲已经很混账了,男主还要假装对动物人道。

他对凯撒可以说是同情满满,可是采取的举动没有多少是基于平等的尊重的。凯撒看到别人牵狗散步,狗戴的项圈赫然跟他脖子上套的东西一个样,于是质问,我是不是宠物,男主说不是,你是我儿子。这确实很动人——我们看到多少太太小姐们也都坚决否认自己的狗是“宠物”,她们不也管它们叫“儿子”吗?——然而男主从未替凯撒考虑过他自己的人生道路或者猿生道路。他能想到的无非是一辈子养着他,就像无可奈何地养着自己的脑萎缩老爹一般——且是名副其实地“圈养”,因为猩猩也好,智障老爹也好,都不能见容于人,他的邻居们对二者的态度就是明证。凯撒和老人虽然没有进收容所或者敬老院,却都注定要被关在那扇圆窗后面。那圆窗是个核心象征:对弱者的保护,并且歧视。

最糟的是他明明对凯撒有种恩主心理却不自知。当凯撒第一次去森林玩耍时,要向他申请。当猿族起义后他犯傻去森林里送死时,凯撒也活该救他。说到底男主为什么非要在最后跑去见凯撒一面?明明没有希望代表朝廷招安,也明明没有意向代表人类和谈,男主毫无建设性地、苦巴巴地现身于红杉林,为的只是一种姿态:你去吧,我允许。——在人家已经自我解放了之后,还上赶着当面赏给人家一纸赦令。

这一姿态使得影片的结尾——能使人类灭绝、猿族崛起的病毒全球扩散——不具任何末世的恐怖色彩,反而送上一点心安理得的释然。因为,这姿态背后的意思是:

孩儿们,尔等的理智是我们人类赐予的,如今我们也允许尔等用这恩赐灭了我们人类。我们祝愿尔等繁荣昌盛,因尔等将延续我们人类的理性,直至永久。

就这样,原作中警世反讽的味道一丝不剩,剩下的全是理性沙文主义不朽的自鸣得意。

扭曲啊扭曲,异化啊异化。

这样的影片还自诩倡导生态和谐,真是讽刺。

影片中真有那么点意思的情节,不是凯撒引经据典地搞权谋用趣多多降服了克拉苏(没毛秃猩猩)和庞贝(红毛大狒狒),不是凯撒夺过马尔福的萨德大棒说“不”,不是猩猩们搞三路合围奇袭军警,不是金刚舍身救主或者某猩猩一脚踹了黑人boss的飞机……而是凯撒起初在牢笼里画下圆窗自慰,后来听够了男主说的信任我我会救你的大话,遂决绝然把那画擦掉。这个猩猩不等人来救的小情节真让人心痛不已,可是这痛感也正因为它预示着人类虚假的人道主义温情的破灭。

二十世纪以来的环保主义全披着这种人道主义的外衣,底下暗藏着人类才是地球救主的真意。这种救主意识跟十九世纪的“人定胜天”同根同源,论价值也贵不上五毛。

在人类还没有变得这般狂傲之前,人们信奉这样一个质朴的道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万物平等,不低也不高。除了依从自然,或谓宿命,人什么也做不了,也不需做。

从这个观点看,人即使同自然一起被覆灭了也是顺应自然的本意,要谈人能拯救自然,那纯属无稽。

好比人满可以自己跳到沼泽里寻死,可别想着能拽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重新拉扯出去。

寰宇只有一个声音有资格说:你去吧,我允许。可惜那永远轮不着人类来痴语。

免責聲明:若本站收錄的資源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發郵件至:haorenshuo1213@gmail.com 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謝謝合作

Copyright © 2019-2022 传奇影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2022008205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首页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