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面纱中的面纱指的是什么(毛姆的面纱为啥叫面纱)

传奇影院娱乐资讯人气:277时间:2022-06-13 10:11:55

毛姆面纱中的面纱指的是什么(毛姆的面纱为啥叫面纱)

据说《面纱》是毛姆唯一的爱情小说,也据说《面纱》是低配版的《包法利夫人》,还据说《面纱》和《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每个人对面纱都有不同的理解,光是一句话,读书会的伙伴就可以有五六种版本。于是我跑去重读飘,读包法利,看面纱的电影,才开始着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把手指悬在键盘上空,我开始寻找自己的哈姆雷特。

首先,放一个在别处看过的,改编成现代爱情的故事,甚为搞笑,也甚为合适,更甚为理解。

被催婚的大龄女凯蒂匆忙嫁给了木讷寡言的理工男瓦尔特,一个是舔狗,一个是拜金,两人志趣并不相投。

凯蒂很快出轨了隔壁会搞浪漫不靠谱的唐森,但唐森并不想离开自家的摇钱树夫人。戴绿帽子的瓦尔特想报复杀妻,带妻子去遥远的疫区做志愿者,却不料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先行离世。凯蒂变卖家产回到家乡,物是人非也只好继续啃老。

而其实这是一个女性蜕变的故事。

活泼开朗的凯蒂被妈妈推搡着,虽没有嫁入上流社会,但为了摆脱在家里的尴尬处境,匆忙出嫁了沉默寡言的细菌学家瓦尔特。

不出所料地出轨、穿帮,世事难料地卷入霍乱疫区的支援,始料未及地成为修女的帮手,果如所料地揭掉面纱、化茧成蝶。

毛姆面纱中的面纱指的是什么(毛姆的面纱为啥叫面纱)

小说很曲折,敞开式结尾很耐人寻味。瓦尔特到死都没有原谅凯蒂,凯蒂回到香港,和查理又有了一夜情,但凯蒂也最终勇敢坚定地离开香港。回到英国时,母亲去世,父亲要离家,凯蒂打算孝顺父亲、抚养孩子长大。

电影给出了导演和编剧的理解,虽皆大欢喜,但不若原著更有深意。凯蒂和瓦尔特在疫区逐渐加深了解,双方互相吸引,瓦尔特原谅并接受了凯蒂。瓦尔特在救助难民时不幸感染,在凯蒂的彻夜照料下最终去世。多年后,凯蒂牵着儿子走在英国街头,再次与查理相遇,毅然决然转身离去。

每个人都有一层面纱,或浅或深,或薄或厚,或五彩或黑白。

毛姆面纱中的面纱指的是什么(毛姆的面纱为啥叫面纱)

凯蒂的第一层面纱,美艳动人。

她的美貌艳惊四座。她的皮肤白皙细嫩,美艳照人。长长的睫毛下,一双明眸妩媚妖娆,顾盼生辉,只要随意看上一眼,将为之倾倒。她犹如一个快乐的精灵,魅力四射,神韵怡人。

凯蒂从小就漂亮出众,所以瓦尔特也是因为她的美丽而向她求婚,他们之间其实并不了解多少,所以天长日久,瓦尔特就发现了她金玉其表、败絮其中。

在这一层面上,凯蒂的价值体现在外表之上,她的价值感获得来源于母亲从小的偏心,来源于大家的众星捧月,来源于她合体的穿衣打扮和在宴会上的游刃有余,来源于瓦尔特等一众子弟的追求。

毛姆面纱中的面纱指的是什么(毛姆的面纱为啥叫面纱)

凯蒂的第二层面纱,愚蠢轻浮。

凯蒂和瓦尔特走入婚姻,她的价值感一路下滑。婚姻的束缚和苦闷,瓦尔特的不再殷勤甚至不屑沟通,都让她坠入冰窟。正在这时,甜言蜜语的唐森走近她身旁,虽然手段庸俗,但凯蒂几乎降为零值的情感得到了充值,她满血复活再一次化身可爱小鸟,两个人一拍即合,给凯蒂也造成了情定终身的错觉。

我知道你愚蠢轻浮,没有头脑,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胸无大志,粗俗不堪,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平庸浅薄,势利虚荣,然而我还是爱你。无论你喜欢什么,我都会竭尽全力地去喜欢。我设法向你隐瞒我并不是一个粗鄙无知、嚼舌愚蠢之人。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滑稽可笑。我知道你害怕有智慧的男人,所以很想让你觉得,我和你认识的其他男人一样,就是一个大傻瓜。我知道,你和我结婚只是权宜之计,可是我太爱你了,所以我根本不在乎。

这是小说里凯蒂的丈夫瓦尔特一段不同寻常的告白。不同寻常是因为它不同于日常所见的,极尽赞美之词去表达爱意,而是极尽讽刺、挖苦之词的表白,它不断贬低对方、抬高自己,同时还表达着爱意。瓦尔特知道妻子出轨,他愤怒至极。

这段告白也揭开了凯蒂漂亮美丽的面纱下,愚蠢轻浮、平庸浅薄、势利虚荣的一面。

瓦尔特发现他爱的那个布娃娃,不但虚荣愚蠢,而且还出轨一个更加虚荣愚蠢的男人。他料到布娃娃会被男人抛弃,但他始料未及的是他鄙视嫌弃、妄图报复的布娃娃在疫区化身一株小草,顽强勇敢地重生了。

毛姆面纱中的面纱指的是什么(毛姆的面纱为啥叫面纱)

凯蒂的第三层面纱,善良勇敢。

揭开第二层面纱,凯蒂露出最本真的底色。

被情人真面目刺伤的凯蒂愤然离开,跟随丈夫来到疫区。疫区贫穷混乱,每天生死就在眼前的现象,和好山好水好风景的强烈对比,给了凯蒂极大的震撼。灾难面前人类是那么无助,大自然面前人类又是那么渺小,往事纠葛、唇枪舌剑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凯蒂逐渐开悟,心胸如窗被一把推开,豁然开朗。

看到修女们置自己生死于不顾,忙着照顾疫区的人们,本是怕死的她被感动、被感染,修道院的真善美唤醒了她心底的善良和勇气,凯蒂最终也加入了助人的行列。

凯蒂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自己正变得成熟起来。这种感觉占住心田,时常令她分心走神。看看他人的生活,聆听不同的人生见解,能激发她的想象力。她重新振作起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内心变得更加强大。此前,她心烦意乱,不知所从,只能哭哭啼啼,可是眼下,无论面对何种境况,她都能开怀大笑,不以为意。

凯蒂的勇敢还体现在面对瓦尔特的指责上,她承认自己做错事,也清楚自己做错事的根源所在,但也看得清自己本性不坏的事实。她敢于面对事实,为自己说话,敢于道歉,争取和瓦尔特的和解。

“我觉得,你这样对我有失公平。因为我愚蠢、轻浮和粗俗,就对我大加指责,这很不公平!我成长的环境就是这样,我认识的女孩子也都是这样。好比一个人没有音乐鉴赏力,觉得交响乐枯燥乏味,你就不能责怪他。因为我并不具备某些品质,你就指责我,你觉得公平吗?我从来都没有伪装过自己,故意欺骗你。我就是一个长相漂亮、生性快乐的女孩子。”

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认知,她勇敢而坚定,从不畏惧未知的恐惧。即使再一次犯错,她也能深刻剖析自己,唾弃自己,并没有自甘堕落,最终决定鼓足勇气,坦然面对。

我感觉自己先是在池塘边生活了大半辈子,却在突然间看到了汪洋大海。它让我激动得喘不过气来,更让我感到欣喜若狂。我可不想死,我要活下去,我的内心鼓足了重新生活的勇气。我觉得自己很像是扬帆远航的老水手,正在探寻一片不为人知的海域。我的内心强烈渴望着探寻未知的世界。

毛姆面纱中的面纱指的是什么(毛姆的面纱为啥叫面纱)

在三层面纱之下,凯蒂一直是缺爱的。

从唯利是图、别有用心的母亲那里,她没有得到爱;从唯命是从、胆小自私的父亲那里,她没有得到爱;从沉默自闭、性情乖张的丈夫那里,她也没有得到爱;从虚伪好色、卑鄙龌龊的查理那里,她更没有得到爱。她一生都在寻找爱,慌不择路,最后在修道院里找到片刻的安宁。

凯蒂一生都在别人身上照见价值,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她最终发现,只有付出真爱,才能得到爱。她助人时真心的付出,让她感受到了价值感,大彻大悟。自度者度人,所以,凯蒂在瓦尔特临终之际想的是,要帮助瓦尔特洗去心中积怨,无憾而终。

以凯蒂此时的心胸,瓦尔特是否原谅她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她已然与自己和解。

小说结束在凯蒂孝顺父亲、抚养孩子之时,此时的她已然成竹在胸,真正独立成人。

“我很想要个女儿,我会亲自把她抚养成人,不让她重蹈我的覆辙。回想我早年的成长经历,我真痛恨我自己,可是我当时没有任何机会。在教育我的女儿时,我要让她心灵自由,我要让她自立自主。我把女儿生下来,带到这个世界,就会真心爱她,养育她,而不是为了有朝一日替她找个男人。”

毛姆面纱中的面纱指的是什么(毛姆的面纱为啥叫面纱)

瓦尔特的第一层面纱,矜持腼腆

小说对瓦尔特的描写,不但在外面寡言不群,在家里他也不愿与凯蒂交流。凯蒂有时觉得他就是个木头人,真想把他给推醒。

他的性格非常内向,他的籍贯、生日、教育背景以及生活履历,都是在相识后凯蒂单刀直入问出来的。令人费解的是,瓦尔特平生最厌烦回答问题,可凯蒂天性好奇,经常向他连珠发问,而他的回答越到后面,越是简短。一谈起自己的事情来,他就心烦意冗,而且忸怩拘谨,局促不安。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开诚布公”。

从瓦尔特对凯蒂那一大段告白看,瓦尔特其实不是不善于言谈,他口才很好,逻辑缜密,说白了他是不屑于与这些他眼中的“俗人”交谈,他认为他们大多虚荣势利,愚蠢浅薄,“不值得”自己费精力费口舌。

而瓦尔特是否就如他自己所认为的那样,智慧理智、人间清醒呢?

瓦尔特承认,自己瞧不起自己,因为他爱她,爱这个愚蠢轻浮平庸浅薄的女人。

瓦尔特的价值在婚姻中得不到体现,他本是博学之人,他的妻子并不懂的欣赏他的优点,外界社会在钱权主导下也没有人欣赏他的才情,没有人可以提供给他情绪价值,他认为的才华于内于外毫无价值。

瓦尔特那段告白不但挑明了凯蒂的真面目,也挑明了瓦尔特自己的肤浅和虚荣。他爱上了这样一个愚蠢轻浮的女人,恰好也证明了自己贪慕美色、自私冲动的眼光和品味,他自负自大地认为别人都很蠢,他能洞悉一切,能料事如神,所以他在凯蒂从唐森那里回来之前,就让女佣提前收拾行李,因为他料定了凯蒂和唐森的结局。

但他没有料到,凯蒂后来的成长和转变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他。

毛姆面纱中的面纱指的是什么(毛姆的面纱为啥叫面纱)

瓦尔特的第二层面纱,尖酸刻薄

瓦尔特对凯蒂耗尽耐心之后,不再遮掩,他开始极尽挖苦讽刺。大肆露骨的批判,赤裸裸毫不掩饰的鄙视,都让凯蒂如芒在背。整日与这样一个折磨她的人一起生活,凯蒂痛苦不已。

瓦尔特为什么追求与自己性格截然相反的凯蒂?是否是因为凯蒂身上有着他向往又不可企及的活泼、可爱、纯真、善良?他是否有一个冷漠无爱、没有温暖、不会彼此呵护关心的父母家庭?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而善良的凯蒂清楚明白自己虚荣的根源来自父母家庭、教育环境,同样她也理解瓦尔特的腼腆冷酷的背后。瓦尔特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一个博学不群的人,一个精神世界凌驾于众人之上的人,但内心深处却是一个无爱可怜、无人理解、自我保护的小男孩。

她对瓦尔特没有信任感,如果言语不当,他就当面摆出一副冰冷严肃的面孔来。她现在总算明白了,他之所以极度敏感,那是因为尖酸刻薄与冷嘲热讽是他的自我保护手段。一旦他的情感受到伤害,他就迅速把内心封闭起来。

曾几何时,瓦尔特的木讷迟钝让她不胜恼怒。毫无疑问,他感到最窝火最闹心的还是虚荣心所遭受的创痛。她隐隐约约地感到,这是世上最难医治的创痛。

瓦尔特尖酸刻薄的面纱之下,是他可怜的自尊,和无处不在的自卑感,所以他冷酷无情,和凯蒂的对话句句充满攻击性。

毛姆面纱中的面纱指的是什么(毛姆的面纱为啥叫面纱)

瓦尔特的第三层面纱,高尚无私

瓦尔特在疫区获得了众人的认可,无数人在凯蒂面前夸赞她的丈夫,这也让她从另一个角度对自己的丈夫有了重新的认知。修道院的经历让她洗心革面,看到了世间大爱,她发现了丈夫冷酷无情的面纱下面,有着一颗高尚无私的心。凯蒂还知道,丈夫虽然沉默寡言,但是他喜爱孩子,在逗哄孩子上面,瓦尔特尽显可爱、善良与温情。

这个郁郁寡欢、冷漠而腼腆的男人竟然会喜欢孩子,而大多数男人对自己的亲生骨血都毫无兴趣。那些修女们曾不止一次提到过此事,不仅深受感动,而且津津乐道。既然他对这些古怪的中国女婴都如此喜爱,要是换成他自己的亲生骨肉,那又会怎么样呢?

正是由于瓦尔特对孩子充满爱,对未来仍有希望,所以,在得知这个孩子有可能不是自己的孩子之后,瓦尔特崩溃了。有书评说,孩子是压死瓦尔特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说法也未尝不可。

瓦尔特承认,他不屑与唐森决斗,是觉得唐森不值得。那么他不屑直接杀死凯蒂,是否是因为他借霍乱让凯蒂丧命会显得自己更高明。而不管凯蒂是生是死,回到香港他们只会戴上无私奉献、勇敢志愿的花环。

不管瓦尔特如何打算,这一切在这个即将到来的孩子面前,不堪一击,全部崩塌。

瓦尔特死了,究竟死于意外感染还是自杀式实验,书中未置可否。

凯蒂说:“瓦尔特是因为伤心而死的。”

瓦尔特高尚无私的面纱之下,是他满腹积怨、无法释怀、抱恨终生的一面,而这也直接导致他走向灭亡。

因为瓦尔特临死时说,“最后死掉的却是狗。”

毛姆面纱中的面纱指的是什么(毛姆的面纱为啥叫面纱)

这是本书中最著名的一句话,让所有读者反复玩味的一句话。这句话取自十八世纪英国作家奥利弗·哥德史密斯的诗《一只疯狗之死的挽歌》中的最后一句。这首诗的大意是:镇子上有一位大善人,做了很多好事,有一次他收养了一条流浪狗,某天狗突然发疯,咬了主人一口。所有人都以为善人会死,但是“死的那个是狗”。

死的是瓦尔特,所以对应死亡,瓦尔特是狗。对应故事,凯蒂是善人。狗咬人,想让人死——瓦尔特带凯蒂去疫区,想要凯蒂死。但是人没死,死的却是狗。

是因为狗太疯狂导致自己死亡?还是狗因为咬了人惭愧致死?还是狗实在太受伤,无望而死?还是因为人有毒,反毒狗死?又或者因为唤醒了狗的善良,狗不想再咬人,先行了断……我的哈姆雷特认为,狗无法排解郁闷,积怨致死。

因为瓦尔特的面纱很酷,很高冷,很高尚,很可怜,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为凯蒂付出太多,他高高在上太久,他认为他一直是超越理智的,更加超越愚蠢的凯蒂的。他放不下自尊,所以他接受不了凯蒂出轨,他不甘心放手,哪怕是留在身边折磨,哪怕是带去疫区,他也无法原谅凯蒂,更加无法原谅自己。而当他得知凯蒂怀孕,很有可能不是自己孩子的时候,新仇旧恨无法抛掉,余生都要如鲠在喉,哀怨笼罩了一切,他陷入绝望的死胡同。

抱怨者自困,自省者自渡。所以凯蒂在湄潭府感化心灵,觉察重生,化茧成蝶,而瓦尔特却一直多愁善感、郁郁寡欢,最终也无法与凯蒂、与自己和解。

毛姆面纱中的面纱指的是什么(毛姆的面纱为啥叫面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面纱。

维丁顿其貌不扬、察言观色的面纱之下,是他大智若愚、与人为善的真情实怀。查理虚伪贪婪的面纱之下,是他背靠大树好乘凉、还要偷腥耍奸的渣男本色。凯蒂母亲贾斯汀夫人严厉冷酷、投机钻营的面纱之下,实则是个野心勃勃、愚昧不悟的女人。而凯蒂父亲唯命是从、苦苦煎熬的面纱之下,也有着自由自在、远走高飞的可爱和向往。

这部小说的名字来源于雪莱的十四行诗:“莫去掀起那描画的面纱,那芸芸众生称之为生活。”

面纱之下,生活可能千疮百孔,也可能美妙如画。但其实无论每个人的面纱是什么,人的一生都要学会和自己和解,自省自渡,才能走向自立自由。

免責聲明:若本站收錄的資源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發郵件至:haorenshuo1213@gmail.com 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謝謝合作

Copyright © 2019-2022 传奇影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2022008205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首页

明星